作者:admin 日期:2023-09-08 浏览: 次
美国、荷兰联手打压国产芯片崛起:从北斗到麒麟,我们在路上!
十年磨一剑,铁杵成针。一份坚持,一份收获。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我们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和汗水。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,才能成就真正的伟大。
在数字化时代,半导体发展确实是一个热门话题。虽然半导体最早起源于美国,并长期以来凭借技术优势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,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,我们也面临了一些限制和挑战,对芯片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。
例如,对麒麟芯片出口的限制以及华为手机业务的后退,禁止云计算技术等措施,都对我国人工智能、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发展造成了阻碍。
最近,美国和荷兰开始联合限制光刻机出口,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。荷兰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,尤其在高端EUV光刻机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,如果我国失去了EUV光刻机供应,今后要实现14nm制程工艺将变得非常困难。
有外媒称中国芯将倒退10年,但这种说法过于夸张。技术压制和芯片禁止确实给我国集成电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,但我国企业已经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,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
从北斗到大飞机研发,从麒麟芯片到手撕钢突破,再到如今90nm技术实现量产、14nm制程工艺开始研发,国产企业已经崛起。
与欧美国家相比,国产制造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我国产业发展的速度之快是无法被阻挡的。虽然美国、荷兰等国家不断逼近,但我国正一步步突破并超越它们。
光刻机是半导体芯片制造中的关键设备,它将光学投影技术应用于微电子制造设备中。由于技术限制,过去我国常常无法满足自身产业发展的需求。
然而,“技术是靠人创造的”。荷兰的限制反而激发了我国企业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。2001年,我国诞生了第一台光刻机,2018年开始实现EUV光刻机量产。尽管光刻机中的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依赖进口,但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,我们正在逐步突破它们,终将摆脱对美国、荷兰的束缚。
据了解,荷兰每年约有20%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,远超过美国。如今,荷兰失去了最大的消费市场,其企业发展可能会受到反噬。
在全球化领域中,各个企业一直都是相互合作的状态,过度抵制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,最终无法实现产品研发与收入的正比关系。
未来,美国的限制不会很快结束,但我国企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反击准备。随着企业的崛起,28nm光刻机已经得到技术验证,哈工大突破了EUV光刻机所需的DPP-EUV光源。虽然这些只是小小的成功,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将促成质变。
不存在倒退10年的说法。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,并且国产企业已经开始用一半以上的营收进行研发,与各个企业展开合作,吸引人才、突破技术,中国技术和国产芯片可以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。
光刻机事件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一场闹剧。虽然技术落后的局面曾经存在过,但我国企业不会一直被动地等待,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。同时,一些技术,如华为的5G技术和中芯国际的手撕钢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未来,企业要取得更大的成绩,合作共赢和不断创新是必须走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