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admin 日期:2023-08-25 浏览: 次
记一次服务器硬件恢复
周六有同学反映课程网站无法访问。在排除了计算中心问题之后,到服务器现场来确认问题。
机柜里躺着这台2007年的IBM x206m,已经10岁高龄。虽然只有1GB内存,2014年重新安装了Ubuntu Server 14.04LTS之后,从未出过任何问题。
开机进BIOS一看,原来有个硬盘失效!网站完了?丢数据?丢资料?重装系统?脑中闪过无数严重后果和麻烦。
得了,先看看机器再说吧。打开机箱盖,眼中所见简直就是百年古墓?。?/p>
感叹一下IBM服务器的设计,徒手就可以轻松卸下机箱盖之外,还可以轻易卸下前面板,看到了厚厚积尘之中的两块硬盘,位于下仓位就是损害失效的那块:
同样,轻轻一拉,就把损坏的硬盘拔出来了,不用拔任何一条线!硬盘上这十年的积尘……
擦去尘土,能看到这是250GB WD硬盘:
2007年3月,到现在整整十年:
然而,不是还有一块硬盘没坏吗?本着试试看的侥幸心理,启动了仅有一块硬盘的服务器。
……居然一切正常了!系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地启动了!实验室网站没有任何数据损失!……难道坏盘从来没有存储过数据?
抱着强烈的疑问,登录进系统,查看硬盘信息:……/dev/md0p1?哈哈!原来是三年前安装系统的时候,将两块同为250GB的硬盘做了RAID1镜像!当时只是觉得作为一台网站服务器,不需要有那么多硬盘空间,但要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。
事实证明,这个估计非常正确,即使是运行了三年后的今天,服务器所有系统、文件和数据只占用了250GB的7%空间。而RAID1镜像确实保障了系统网站、文件资料安全。
RAID1镜像的好处还包括磁盘镜像恢复的过程中,并不需要停止服务。需要做的所有事情,就是把坏硬盘拆下来扔掉,买块容量不少于250GB的硬盘,装回到服务器中,执行自动镜像复原即可!
赶紧上X东,一查,现在已经没有250GB硬盘啦,最低500GB起,但再一看,500GB硬盘的价格跟1TB就是一样,甚至还贵过容量更大的1TB硬盘。
买!买!买!希捷1TB价格便宜量又足:
把硬盘装上蓝色塑料支架后,直接推入硬盘槽,同样不需要任何接线。
开机,进入系统,看到第二硬盘/dev/sdb出现了!
用下列命令,把第一硬盘sda的分区信息复制到sdb:
sudo sfdisk -d /dev/sda | sudo sfdisk /dev/sdb
这样,新硬盘就有了跟正常老硬盘一样的分区。当然,新硬盘的1TB也就仅仅用了250GB,其余四分之三可就浪费了。
再用下列命令,把新硬盘加入RAID1中:
sudo mdadm --manage /dev/md0 --add /dev/sdb1
用下列命令,查看恢复了的阵列状态:
cat /proc/mdstat
sudo mdadm --detail /dev/md0
嗯,第二硬盘看到了,现在开始将老硬盘的数据内容直接拷贝到新服务器中。
这个RAID1恢复的过程是高效、自动的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同步,已经完全恢复:
服务器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,这次,它还能再跑多久?
你的硬盘或者服务器有故事吗?
留言说说喽!